很棒的日本搜索

冲绳县:桥

1.池間大橋
池間大橋(池間大橋/いけまおおはし)是一座位于冲绳县宫古岛市西北部的桥。池間大橋全长1,425米[1],连接了宫古岛和池间岛。 大桥于1992年2月通车,并在1995年3月来間大橋(日语:来間大橋)建成前是冲绳县内最长的桥。
2.伊良部大橋
伊良部大橋,日本橋梁,位於沖繩縣宮古島市,連絡宮古島與伊良部島。2006年3月18日開工,於2015年1月31日完工開放,工程總費用為380億日元。全長3,540公尺,是日本不收通行費的公共道路中,最長的橋梁。也是沖繩縣境內最長的橋樑。 位於宮古島平良港附近,連接到伊良部島的海岸邊,是沖繩縣道252號平良下地島空港線的一部份。
3.長虹堤
長虹堤是琉球國時代建設的一座全長約1公里的堤壩及橋,位於今日沖繩縣那霸市,將崇元寺附近(那霸市泊)與伊邊嘉麻(那霸市松山附近)連接起來。 最初,當中國冊封使來琉球的時候,琉球王命令在那霸到安里之間用小船搭起一座浮橋,以便往來。1451年,尚金福王命令國相懷機在這裡建立一座橋樑,以便行人往來。相傳工程建設之處海深浪高,懷機便築壇向天照大神許願了二夜三日,最終海水退去露出海底,堤壩因此順利建成。1633年,冊封船隊來到琉球時,冊封使杜三策的從客胡靖稱讚此橋「遠望如長虹」,「長虹堤」之名由此而來。 這裡也曾是琉球的著名景點,1756年冊封使周煌在其著作《琉球國志略》中收錄有「中山八景」畫像,其中就有長虹堤的畫像,題為「長虹秋霽」。葛飾北齋的浮世繪「琉球八景」中就描繪有長虹堤。在琉球國時代,長虹堤是連接那霸和首里的主要道路,但自1914年首里至那霸的有軌電車開通以後,其地位逐步下降。長虹堤在沖繩島戰役中被毀,在戰後又經過城市的開發而面目全非,僅剩下部份遺址被保留下來。
4.屋我地大橋
坐标:26°38′39″N 128°01′57″E / 26.6441803°N 128.0326189°E / 26.6441803; 128.0326189屋我地大橋,是位於日本沖繩縣名護市的橋樑,連結奧武島及屋我地島,全長300公尺,位於沖繩縣道110號線(日语:沖縄県道110号線)上。目前的屋我地大橋建於1993年3月。[1] 第一代的屋我地大橋建於1953年,但於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發的海嘯中損毀[2];第二代屋我地大橋於3年後的1963年重建完成,此後持續使用了30年。但因為建造當時設計的橋寬為5.5公尺,並且無人行道設計,逐漸無法負荷此段交通需求。因此在1993年重新興建了第三代屋我地大橋,橋寬12公尺,並設有人行道。

Back to TOP

关于/咨询/公司/隐私政策/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