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琉球料理 | ||||||
琉球料理[1],又稱沖繩料理,是琉球(今日本沖繩縣及奄美諸島)的地方菜系。由於文化、氣候、蔬菜物產等的差異,与日本内地的饮食相比,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 ||||||
2.家鸭 | ||||||
家鴨(学名:Anas platyrhynchos domesticus)是经人工驯化和饲养的绿头鴨,是常见的家禽[1]。經飼養的家鴨通常會用作食用或取其羽毛作羽絨,不少家鴨亦用於表演、觀賞或當為寵物。家鸭品种很多,北京鴨,土鸭,褐色菜鴨,和白色菜鴨等,是同一物种[2][3];但是,经常做為雜交肉鴨父系的番鸭(红面番鸭、香鹑雁,麝香鸭,红嘴雁)则是被驯化的疣鼻棲鴨,与一般家鸭不同属不同种[4][5]。 | ||||||
3.石垣牛 | ||||||
石垣牛,是指在日本沖繩縣石垣市及八重山郡(竹富町、與那國町)出産的黑毛和牛品種。 在日本最南端位置的八重山諸島,因氣侯溫暖畜產業特別是養牛業盛行,石垣牛因此成為當地名物。 | ||||||
4.艾德熊 | ||||||
艾德熊(英文:A&W Restaurants)是美国的一个快餐连锁店,以独特的饮料根啤而著名。艾德熊是第一个成功的加盟连锁形式,始于1921年的加利福尼亚。今日,他的连锁店遍布世界,提供汉堡包和法式薯条以及热狗。它的许多门店是有侍者的免下车餐厅。 公司名称A&W来自于创始人姓氏首字母,Roy Allen与Frank Wright。艾德熊目前被百胜所收购经营[4]。 該連鎖店在美國以「結霜馬克杯」而著名,在馬克杯被灌入飲料前都會事先在冰箱中冰鎮至結霜然後再給顧客使用。 | ||||||
5.條紋豆娘魚 | ||||||
條紋豆娘魚,又稱條紋雀鯛、五線雀鯛,俗名為厚殼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俗名惠琪豆娘鱼。 | ||||||
6.角煮 | ||||||
角煮(日语:角煮/かくに Kakuni */?)是日本九州长崎的一种特产料理,卓袱料理的一种[1][2]。相当是杭州东坡肉在日本的变体。 明代杭州与九州之間的海上贸易,使东坡肉有机会流传到日本及琉球,从而产生了現今的角煮。這道食品是长崎卓袱料理的代表,名作:“东坡煮”。角煮在南九州萨摩地区亦享有盛誉,在琉球则更成为了宫廷料理。 | ||||||
7.長莖葡萄蕨藻 | ||||||
長莖葡萄蕨藻(學名:Caulerpa lentillifera)是蕨藻屬的一種可食用藻類,也被稱作海葡萄或綠魚子,在菲律賓麥克坦島和日本沖繩縣有這種藻的養殖場。[1] | ||||||
8.羽鳃鲐 | ||||||
羽鳃鲐(学名:Rastrelliger kanagurta),又稱金带花鲭,俗名花鮫、鐵甲、肉鰱、媽鱟、姑婆頭、大口鮫,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鯖亞目鲭科的其中一種。 | ||||||
9.艷山薑 | ||||||
月桃(學名:Alpinia zerumbet),別稱月桃、艷山紅、枸薑、良恙、良姜、良薑、大良薑、大草寇(廣州)、草寇、草扣、灟水月桃、玉桃、虎子花(台灣)及熊竹蘭等[3][4][5][6][7][8],為薑科山薑屬植物[9]。於台灣約有3-4種蝴蝶以艷山薑為食物來源,分別為黑弄蝶(Notocrypta curvifascia)[10]、蘭嶼黑弄蝶(Notocrypta feisthamelii alinkara)[11]、大白紋弄蝶(Updaspes folus)[12]及白波紋小灰蝶(Jamides alecto)[13]等, 黑弄蝶、大白紋弄蝶食其葉,白波紋小灰蝶則食其花序[14]。 | ||||||
10.芫荽 | ||||||
芫荽[註 1](学名:Coriandrum sativum)[1],又名胡荽、香菜、盐须、香茜又或者臭菜,广东等地为避衰讳[2]也称芫茜。芫荽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中東、地中海、印度、拉丁美洲、中国和東南亞的烹調中經常出現,亦可作藥用。 | ||||||
11.秀貴甘蔗 | ||||||
甘蔗(學名:Saccharum officinarum)又名紅甘蔗[1]:146[2],为禾本科甘蔗属下的一个种。皮墨紅色,莖肉富纖維質多汁液,清甜嫩脆、食而不膩,可削皮後直接食用或搾汁飲用。[3][4] [在维基数据编辑] | ||||||
12.臺灣香檬 | ||||||
臺灣香檬(學名:Citrus depressa),又名「扁實檸檬」,分布在台灣、琉球及關島。客家語稱之為「山桔仔」,閩南语稱為「酸桔仔」、「山柑仔」[3]。琉球語稱為「酸食」(シークヮーサー,酸食)。香檬與另一種作物酸桔同為芸香科柑橘屬(Citrus),它們的未熟果的外觀上非常相似,但並非為同一種作物,酸桔果實在台灣新竹及苗栗一帶用於製作桔醬食用。 | ||||||
13.花生豆腐 | ||||||
花生豆腐,是一項客家及琉球傳統食品,於台灣主要在南部,常見於屏東內埔、高雄美濃、台南等地方。雖然名為「豆腐」,卻沒有黃豆成份。花生豆腐和豆腐的差別是:豆腐是以黃豆和凝固劑為材料,而花生豆腐是用在來米粉與番薯粉製作,其製作過程比較像碗糕。兩者比較起來,口感有極大差異。 | ||||||
14.四棱豆 | ||||||
四棱豆,(学名: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翼豆、楊桃豆、四角豆、香豆、羊角豆、龍豆、翅豆、豆菜,为豆科四棱豆属下的一个种。原產於東南亞,1910年引進台灣、琉球群島、小笠原群島。 | ||||||
15.德式巧克力蛋糕 | ||||||
德式巧克力蛋糕(英語:German chocolate cake),是一款源自美國的千層巧克力蛋糕,內裹填滿椰子和核桃糖霜。它的巧克力製造商名為塞繆爾·日耳曼(Samuel German),他們以烘焙巧克力於蛋糕食譜開發。在傳統上甜巧克力是用於蛋糕中的巧克力類型(英语:Types of chocolate),但今天很少有食譜要求。 | ||||||
16.茉莉花茶 | ||||||
茉莉花茶是属于花茶类和再加工茶的一種,又稱為茉莉香片,簡稱香片。製作材料為茶葉以及茉莉花,因此能兼有二者的香味。 茉莉花茶,窨花茶中之名品。茶中加入茉莉花朵窨製而成,故名。茉莉花茶是众多花茶品种中的一种,所谓茉莉花茶就是用含苞欲放的茉莉鲜花加入绿茶中窨製而成的。用不同的绿茶品种去做茶胚,例如用龙井茶,用茉莉花去窨製就叫龙井茉莉花茶,如用玫瑰花朵去窨製的,就叫龙井玫瑰花茶,餘此类推。 茉莉花茶,有“在中国的花茶里,可闻春天的气味”之美誉。茉莉仙桃更是在泡茶时会像花一样打开。當你在飽餐一頓過後,搭配茉莉花茶就可以有效幫助消化、消脂,也讓口氣清新。[1] | ||||||
17.長豇豆 | ||||||
長豇豆(學名:Vigna unguiculata subsp. sesquipedalis),又名尺八豇,通称豆角、長豆,是一種蔬菜,屬豆科豇豆屬,豇豆的亞種。可分成綠、白兩類,綠豆角較幼及較硬,而白豆角則較粗及較腍,於廣東常與牛肉一起炒,該菜式在香港有時被戲稱為「亂棒打死牛魔王」;而与猪肉同炒时则被戏称为「乱棒打死猪八戒」。此外綠豆角較硬,故可切粒與雞蛋混合後,倒在鍋裏煎。 每100克豆角,含47個卡路里,0克脂肪,0毫克膽固醇,4毫克鈉 (0%每日攝取量),8克碳水化合物 (2%每日攝取量)和3克蛋白質 (5%每日攝取量)。豆角的維他命A相等於17%每日攝取量,鐵質相等於2%每日攝取量,維他命C相等於31%每日攝取量,鈣質相等於5%每日攝取量。(每日攝取量數據是以2000年為標準,並需要按個人每日所攝取的熱量為準則。) | ||||||
18.红凤菜 | ||||||
红凤菜(学名:Gynura bicolor),又名紅菜、補血菜,是菊科千里光族菊三七属的藥用植物[1]。葉片背面呈紫紅色,正面呈深綠色,葉肉厚,含水量高,含花青素。分布在日本、缅甸、尼泊尔、臺灣、不丹、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生长于海拔600米至1,5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山坡林下、岩石上和河边湿处,现在也人工栽培作为食用蔬菜,营养丰富。在臺湾被誉为“补血菜”;在中国大陆,又俗称“血皮菜”,中国北方很多人将它误认为紫背天葵;在日本常用于制作蔬菜沙拉和天麸罗。 | ||||||
19.Spam (品牌) | ||||||
Spam(中國大陸:世棒[1];台灣:好味餐)是荷美爾生产的熟豬肉和雞肉罐裝食品品牌。它由荷美尔于1937年推出,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廣至全世界,午餐肉这一品类也随之产生[2]。截至2003年,Spam已在六大洲的41个国家/地区销售,并在100多个国家/地区注册了商标。[3] Spam罐裝食品裡面主要是上肩肉和火腿[4]以及盐、水、馬鈴薯澱粉、糖和亚硝酸钠(防腐剂)。[5]由於Spam罐裝食品裡面有高含量的脂肪、钠和防腐剂,许多人建議不宜過多食用Spam。[6] 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午餐肉博物館專門介紹Spam的歷史。 垃圾邮件的英語和午餐肉同為「Spam」。語源來自英國搞笑節目《蒙提·派森》中以午餐肉為題的搞笑短劇,說一間餐廳供應的餐點全是午餐肉,而且還有一群維京人打扮的食客唱著不斷重覆「Spam」這歌詞的讚歌,令人煩厭。[7] | ||||||
20.苏铁 | ||||||
苏铁(学名:Cycas revoluta),又名琉球蘇鐵,同物異名臺東蘇鐵[3],俗称鐵樹、鳳尾蕉、鳳尾松、避火樹,属于苏铁科苏铁属的一种植物。 | ||||||
21.参薯 | ||||||
参薯(学名:Dioscorea alata)为薯蓣科薯蓣属的植物[1],有一種獨特的香草味,肉心呈紫色。與甘薯(D. esculenta)、淮山藥(D. polystachya)、對葉薯蕷(D. oppositifolia)、日本山芋(D. japonica)等是近亲。 | ||||||
22.桶柑 | ||||||
桶柑(英文:tankan;學名:Citrus tankan),又稱為年柑,是柑橘的一種,屬於芸香科植物,據推測是椪柑與臍橙之天然雜交種。早年由於農家將桶柑儲藏於木桶中作運輸,故稱之為桶柑。品種可細分為桶柑、海梨柑、高牆桶柑(大春種無子桶柑)。性喜溫暖,生育適溫18~26℃,臺灣中、北部適於栽培;繁殖可用嫁接法,砧木可用酸桔或廣東木黎檬。 | ||||||
23.李鸿章杂碎 | ||||||
李鸿章杂碎(英語:chop suey)又稱杂碎,是盛行于北美地区的的美式中国菜[1]。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因1896年清末名臣李鸿章游历美国而名声大噪,进而在美国和加拿大流行,成为北美地区一道受人喜爱的華人美食。[2] | ||||||
24.冲绳杂炒 | ||||||
杂炒(チャンプルー)是一类冲绳特色菜,由蔬菜和豆腐等材料炒制而成。其中最著名的是苦瓜杂炒(ゴーヤーチャンプルー)。 | ||||||
25.番杏 | ||||||
番杏(学名:Tetragonia tetragonioides (Pall.) Kuntze)是番杏科番杏属的植物,又名法国菠菜、新西蘭菠菜、洋菠菜、夏菠菜、濱萵苣、蔓菜、白番杏、白紅菜。 一二年生肉质草本,无毛。茎圆,半蔓性,极易分枝,丛生匍匐于地面,表皮细胞有针状结晶体,颗粒状突起。卵形至三角形的叶片互生,全缘,叶柄肥厚,嫩叶上有银色粉状物。夏秋间叶腋开黄花,花被钟状四裂;3~8心皮合生,子房下位,3~8室,每室一胚珠。淡褐色菱形果实,长约5毫米,有4~5角,花萼宿存。 原產于日本、澳大利亚和紐西蘭[1],奮進號三桅帆船的船長詹姆士·庫克將之帶上船食用,用來避免壞血病[2]。植物學家約瑟夫·班克斯在18世記後葉將它帶到邱園,之後傳到世界各地[3],現在分佈於南美洲、东南亚至東北亞、大洋洲等地。一般生于海滩沙地上。 | ||||||
26.落葵 | ||||||
落葵(学名:Basella alba、Basella rubra)是落葵科落葵属的一年生藤蔓植物,其种加词“alba”意为“白色的”。是一种可供食用的蔬菜。《本草纲目》記載:「落葵三月种之,嫩苗可食。五月蔓延,其叶似杏叶而肥厚软滑,作蔬和肉皆宜。」傳說為泰國皇宮指定為御用的菜餚,因此亦稱皇宮菜,其他名稱亦有:健康菜、紫角叶、胭脂菜、胭脂豆、蚕菜、木耳菜、天葵、胡臙脂、牛皮凍、蟳公菜、蟳管菜、蟳菜、蝟菜、軟筋菜、軟姜仔、藤菜、藤葵、蔠葵、非洲菠菜、繁露、蘩露、龍宮菜、潺菜等。 | ||||||
27.苦瓜 | ||||||
苦瓜(學名:Momordica charantia)又名涼瓜、半生瓜、癞葡萄、锦荔枝等,是葫芦科的热带和亚热带藤本植物。苦瓜原产于非洲。[1]野生或半驯化的变种在史前时期遍布亚洲,很可能在东南亚被完全驯化。[1][2] | ||||||
28.大吴风草 | ||||||
大吴风草 (山菊)(学名:Farfugium japonicum)为菊科大吴风草属的植物。分布在日本、韓國、台灣以及中国大陆的湖北、湖南、广东、福建、广西等地。常生於山谷、林下和草丛。[1] 其种加词“japonicum”意为“日本的”。 | ||||||
29.豆腐糕 | ||||||
豆腐糕(又名唐芙蓉)是沖繩料理的一種,即琉球式的腐乳。 豆腐糕是利用島豆腐(日语:島豆腐)加上米麴(日语:米麹)、紅麴、泡盛發酵而成的食品。源于明朝时期由中国传入琉球国的豆腐乳。 | ||||||
30.稜角絲瓜 | ||||||
稜角絲瓜(学名:Luffa acutangula)為葫蘆科絲瓜屬的一種,又稱八角瓜、八棱瓜、十角絲瓜、角瓜、廣東絲瓜、澎湖絲瓜、金門絲瓜或雨傘瓜、勝瓜、絲瓜,是圆筒丝瓜(Luffa aegyptica)的近缘物种,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果體有十條明顯突起的稜,原產地為印度次大陸,現遍佈熱帶亞洲、包括中國,也被引入到非洲及美洲,未成熟果实作为蔬菜食用。[1][2] 稜角絲瓜的果实有点像带有隆起背脊的黄瓜。它分布在中亚以及东亚至东南亚地区。在寒冷气候的地区,稜角絲瓜也被当作盆栽植物种植。此種類可食用。 | ||||||
31.豬蹄 | ||||||
豬蹄是指豬的腳部(蹄)和小腿,在广东称圆手,又叫元蹄、北方则将南方所称的“猪脚”细分为猪肘和猪蹄[來源請求],在華人世界中,豬腳是豬常被人食用的部位之一,有多種不同的烹調作法。 | ||||||
32.青蟹屬 | ||||||
青蟳屬(学名:Scylla),又称青蟹属,梭子蟹科的一属甲壳动物。多可食用,肉质鲜美。 青蟳屬有四品種[2],其中最常見為锯缘青蟹。青蟳屬常見於印度洋-太平洋海域。[3] 本属包括以下物种: | ||||||
33.大野芋 | ||||||
大野芋(学名:Leucocasia gigantea)是天南星科芋属的植物。分布於馬來半岛、中南半岛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四川、云南、安徽、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100米至7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石灰岩地区、沟谷地带、林下湿地或石缝中。可食用,外觀近似同科且有毒的姑婆芋,切勿搞混。 | ||||||
34.石斑魚 | ||||||
石斑魚是石斑魚亞科(學名:Epinephelinae)鱼类的泛称,属于鱸形目鮨科。 | ||||||
35.筆筒樹 | ||||||
筆筒樹(學名:Cyathea lepifera),又名多鱗白桫欏、蛇木,為桫欏科桫欏屬的植物,分布於琉球群岛、菲律賓群島、新幾內亞島、臺灣、福建等華南地區,喜愛潮濕且向陽的開闊環境。 | ||||||
36.假荜拔 | ||||||
假荜拔(学名:Piper retrofractum)是胡椒科胡椒属的植物。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等地,其果實可以作為香料,在辣椒引入前曾是東南亞飲食的常見調味料之一。 | ||||||
37.莙薘菜 | ||||||
莙薘菜(Beta vulgaris subsp. cicla)[1],即叶用甜菜,俗语又叫牛皮菜、厚皮菜、猪乸菜、勺菜(客家語),莧科菾屬的耐寒性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葉菜,是甜菜的一個變種。常見於地中海料理。莙薘菜原产欧洲南部,公元5世纪由阿拉伯传入中国[3]。雖然菜葉常綠,但其葉柄顏色多變,有綠色、紅色等多種顏色[4]。 | ||||||
38.丝瓜 | ||||||
丝瓜(学名:Luffa aegyptiaca)也作圓筒絲瓜,粵語称水瓜,在臺灣又稱菜瓜[2],是原產於印度[來源請求]的一種葫蘆科植物原生于印度次大陆,被引入到世界各地,在東亞地區被廣泛種植。[1] | ||||||
39.假还阳参 | ||||||
假还阳参(学名:Crepidiastrum lanceolatum),又名细叶假黄鹌菜,是菊科假还阳参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日本島根縣、山口縣的沿海地區以及沖縄、朝鮮半島南部和中国沿海地區。 | ||||||
40.紅嬌鳳凰螺 | ||||||
紅嬌鳳凰螺(学名:Strombus luhuanus)为鳳凰螺科鳳凰螺屬下的一个种。 在日本的高知縣、和歌山縣、沖繩縣及鹿兒島縣的奄美群島等地常做為料理[1]。為避免濫捕,於和歌山縣僅可在每年6月至8月捕撈[2]。 | ||||||
41.味噌湯 | ||||||
味噌湯(日语:味噌汁/みそしる Miso shiru)是一種湯料理,即麵豉湯,是日本具代表性的傳統食品,常見於日本人的早餐。 雖然是同樣的海带、鱼干、味噌三種材料,但因為各家庭所使用的方法及時間的不同,所以家家有不同的味噌湯的做法。 | ||||||
42.家山羊 | ||||||
山羊(学名:Capra aegagrus hircus)[1]又稱夏羊、黑羊或羖羊,和綿羊一样,是最早被人類馴化的家畜之一。山羊的祖先是野山羊,在距今10,500年前于伊朗扎格罗斯完成驯化[2]。人类馴養山羊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便于取得其毛、肉和奶。山羊皮直到中世紀還被經常用於旅行和野營時使用的水袋或酒袋,在某些地區,山羊皮還製成羊皮紙用於書寫。 山羊肉和山羊奶至今仍做為食用。在印度,山羊肉常被叫做「羊肉」或「羔羊肉」。山羊皮仍被用於製作小羊皮手套和其他衣物。某些種類的山羊可以产羊毛纖維、開司米和馬海毛,可以用於製造羊毛衫等。 | ||||||
43.夜光蝾螺 | ||||||
夜光蝾螺(学名:Turbo marmoratus),俗稱月光螺[3],是古腹足總目鐘螺目蝾螺科蝾螺属的一种體型頗大的海洋腹足纲軟體動物[1][2]。 本物種的特徵除了其螺殼的殼口有一層厚厚的白堊質(英语:calcareous)螺厣遮蓋以外,其螺殼內亦有一層很厚的珠母層。事實上,本物種在商業上有採集以取得其螺內的珍珠。 | ||||||
44.蕹菜 | ||||||
蕹菜(學名:Ipomoea aquatica),又称空心菜、空芯菜、通菜、壅菜、甕菜、應菜、藤菜及葛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性,中空[2],节上能生不定根。蕹菜原產於東南亞[3]。 | ||||||
45.薤 | ||||||
薤(「薤」,拼音:xiè,注音:ㄒㄧㄝˋ,学名:Allium chinense),古老的名字叫做「藠頭」,在台灣稱為「蕗蕎」,香港叫「清明菜」,为五辛之一。分布在柬埔寨、越南、日本、台灣、美国、老挝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流域和以南各省区等地,生长于海拔700米至2,700米的地区。目前已人工引种栽培,並常製作為醃菜,是越南新年时食品之一[2]。 | ||||||
46.午餐肉 | ||||||
午餐肉(英語:Spam)是一種經預先烹煮、加工及壓縮過的罐頭肉類食品,通常由豬肉或雞肉、澱粉、鹽和香料混合製成[1]。英語「Spam」一般被认为源自「SPiced hAM」的縮寫,亦即「调味火腿」。而英語中包括「Cold Cuts」、「Luncheon Meat」、「Cooked Meat」等也是指在午餐的頭盤或冷盤中的各種薄切肉片,後來「Spam」在英語中演變為通常指罐裝午餐肉,至於中文「午餐肉」是翻譯自英語「Luncheon Meat」,但是「午餐肉」在華語地區僅指預製的混合澱粉肉類,而不是頭盤或冷盤中的各種薄切肉類的統稱。 | ||||||
47.根汁啤酒 | ||||||
根汁啤酒(英語:Root Beer),又稱為麥根沙士、根啤、露啤,創始人海爾斯起初命名為根汁茶(英語:Root tea),禁酒令時期為了推銷給煤礦工人,改稱為根汁啤酒,但實際上無添加酒精成分。是一種在北美地区流行的无酒精飲料。 傳統上,使用北美檫樹的樹根皮或墨西哥菝葜的藤蔓作為根汁啤酒的主要味道。根汁啤酒可以製作成酒精性或非酒精性 ,而大多數都是非酒精性的。它天然而不含咖啡因,但也可以額外添加咖啡因,並且可以製作成碳酸化或非碳酸化。傾注至杯子時,杯子的頂部通常會呈現厚厚的泡沫狀。到了現代,普遍商業化的根汁啤酒生產時,一般是甜的、泡沫狀的、碳酸的、非酒精性,並且使用人工擦樹調味料調味。 雖然傳統的根汁啤酒仍然用擦樹樹根做為調味,但由於其成分黄樟素具有致癌性,擦樹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禁用,因此大多數的廠商不使用擦樹做為成分。 [1] [2]一些廠商所販售的根汁啤酒,使用不含黄樟素的黄樟腦萃取物。 [3]主要的製造商包括A&W Root Beer, Barq's , Dad's Root Beer, Hires Root Beer和Mug Root Beer。 | ||||||
48.心胸咚咚 | ||||||
《灶動的心》(日語:ちむどんどん),為日本NHK電視台於2022年4月11日至2022年9月30日播出的第106部晨間劇,由NHK綜合頻道(AK局)拍攝製作,黑島結菜主演。 |